清城区2013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三季度,全区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有所缓解,主要经济指标在低位运行基础上略有回升。
一、1-3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生产总值】1-3季度,全区累计完成生产总值240.7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比上半年回升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2.0亿元,同比增长4.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4.2亿元,同比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变化为6.0:46.5:47.5。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幅提升,达到62.9%,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
【农业】1-3季度,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半年回升0.6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4.0%;林业产值完成0.84亿元,同比增长15.0%;牧业产值完成9.2亿元,同比增长3.9%;渔业产值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5.1%。
【工业】1-3季度,全区10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477.3亿元,同比下降4.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3.5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比上半年回升1.7个百分点。以铜材为主的有色金属拆解和加工行业完成产值256.1亿元,同比下降3.1%;陶瓷业完成产值78.3亿元,同比增长7.4%。1-3季度企业出口继续下滑,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5.7亿元,同比下降22.6%。
【固定资产投资】1-3季度,全区共有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88个,累计完成投资117.3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半年稍微回升0.1个百分点。从投资构成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累计完成投资17.3亿元,同比增长87.9%;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较大,累计完成投资额73.5亿元,同比下降14.6%。商品房屋销售大增,在美林湖国际社区、天湖郦都、北部万科城等大型楼盘的带动下,全区1-9月完成房屋销售面积198.
【社会消费】1-3季度,全区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9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完成33.0亿元,同比增长14.8%;零售业完成112.7亿元,同比增长9.5%;住宿业完成1.6亿元,同比下降17.2%;餐饮业完成6.5亿元,同比下降1.6%。限额以上企业(个体)的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回落,全区共有限额以上企业及个体124家,比上年增加3家,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7亿元,同比增长6.7%,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财政金融】1-3季度,全区累计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半年回升1.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9.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10亿元,同比下降3.1%。1-3季度,市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9.3亿元,比年初增长13.9%,各项贷款余额457.6亿元,比年初增长19.1%。
【对外贸易】1-8月,我区对外贸易逆差扩大,引进外资困难,扩外需任务非常艰巨。全区累计完成对外贸易总额 4.06亿美元,同比增长19.0%,其中进口贸易总额3.53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出口贸易总额5262万美元,同比下降2.7%。1-8月,全区实际吸收外资2030万美元,同比下降50.5%。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9月,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形势下,我区整体经济运行仍然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实在来之不易,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运行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农业生产环境恶劣
今年以来,多雨、台风等恶劣的天气状况一直困扰我区农业生产,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受浸、结实率偏低,减产减收情况严重;新型“禽流感”病毒的出现,更一度引起养殖恐慌,畜牧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增长速度首次低于农业整体水平。
(二)工业增长后劲不足,企业经营效益下滑
今年以来,我区工业生产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提速增长动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缺乏新增企业拉动。去年,我区没有1家新上规模企业,为近年罕见现象。直到今年9月,我区才打破这个“零纪录”,新上了蓝宝制药和励泰家具2家规模企业。但今年我区因不符合规模统计条件而撤下规模统计的企业却有16家之多,加上去年年报撤下的15家,全区一共减少了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二是支柱行业生产困难。在我区的工业行业结构中,以铜材为主的有色金属拆解和加工行业产值占了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达到53.6%,而且上游企业居多,主营业务多以拆解、回收利用为主,深加工较少,企业抗击风险能力较弱。今年以来,受铜材价格连续下跌影响,我区有色金属拆解加工行业减停产现象非常严重。1-9月,该行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6.1亿元,同比下降3.1%,33家企业中仍有18家出现减产现象。另一支柱行业陶瓷业,由于总部经济问题仍未得到明显改善,部分企业产值和销售异地统计状况依然存在,导致陶瓷行业经济总量和速度都提高不快,1-9月,全区完成陶瓷业产值78.3亿元,同比增长7.4%。
三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大幅下跌。1-8月,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14.26亿元,同比减少12.58亿元,下降45.7%,导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跌至8.67%,比上年下降11.91个百分点。降幅最大的行业是有色金属拆解和加工行业,比上年下降12.71个百分点,其中杰成再生资源、中变金属、钛美铝业等7家企业降幅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降幅最大的企业是广东天龙食品有限公司,受“禽流感”影响,公司由盈利变亏损,增加值率从上年的31.68%降至4.54%,下降了27.14个百分点。增加值率大幅下跌,将会严重影响明年工业增加值的计算结果,情况令人担忧。
四是统计制度变化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四大工程”三查工作的有关规定,第三季度我区再有16家企业因不符合上报要求而被退出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由于这部分企业停报,我区第四季度将因此而减少50多亿元工业产值,对全年预期目标的完成影响很大。
(三)国家的政策性因素影响逐步加大
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国五条”政策,一定程度地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规模,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回落,1-9月,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3.5亿元,同比下降14.6%;中央关于改正作风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措施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影响也逐步加深,1-9月,限额以上企业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55.7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半年再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受影响最大,消费额同比下降32.5%,降幅比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四)投资完成程度很不理想,增长压力加大
今年6月,我区虽然按照市的有关精神调整了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期增长目标(调整为增长26.88%),但却一直无法实现提速增长。1-9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完成程度仅为54.8%,与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受土地等因素的制约,投资的规模和范围正逐步收窄,资金投放过分集中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上,占了全区投资总额近7成,进入生产性领域实体经济的投资严重减少,尤其是工业项目方面的投资, 1-9月共有16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6.48亿元,同比下降44.4%,总量仅为全区投资总额的5.5%。目前,我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正处于高位回落期,下降幅度不断扩大,各级政府虽然全力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但由于投资份额小,拉动力始终明显不足,而且靠地方财政的投入毕竟资金有限,部分项目进度相对较慢,可以预测,调整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预期增长目标基本难以实现。
(五)第三产业发展欠缺稳定,波动较大
从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核算情况来看,第一季度增长9.5%,第二季度增长5.9%,第三季度增长9.0%。可见,前三季度我区第三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V”型走势,起伏相当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金融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的基础指标数据变化较大,导致核算结果不稳定,出现较大落差。
三、几点建议
当前我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为了能够较好地完成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预期增长目标,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全力抓好新上“三上”企业的入库统计工作
首先,各街镇要加大对辖区内企业的调查摸底工作,通过用电量、税收、营业额等情况进行测定评估,对达到“三上”统计条件的企业迅速做好申报入库统计工作。其次,国土、环保、工商等相关部门加大协调力度,加快海轩铝业、鸿悦铝业、绿由环保科技、宏海陶瓷、华豪芝柏皮具、实创涂料、丰诚混凝土、清晟混凝土等工业项目的推进工作,力促年内投产并尽快纳入到规模以上工业统计。
(二)要加强对现有企业生产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
各街镇要通过生产企业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来进行同行业比较,与该企业上年同期情况变化来比较,分析企业是否有存在因避税或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等原因而瞒报数据。对有瞒报统计数据嫌疑的企业,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纠正。
(三)要想方设法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
根据1-8月数据测算,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仅为8.67%,比上年下降11.91个百分点。假设我区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预期目标调整值623亿元(含供电),若按目前这个增加值率计算,那么明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即使持平不增长,也要完成110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才能实现。因此,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是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工作,各街镇务必加强对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节和监测,尤其是涉及计算增加值的劳动报酬、折旧、税金和利润四项构成指标,必须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进一步加强监测、审核和评估工作,迅速扭转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严重偏低的局面。
(四)要想方设法解决工业用地难问题
由于工业用地指标逐年减少,导致我区工业项目的投资逐年减少,目前我区不是缺少工业项目,而是缺少工业用地指标,有不少项目都是因为没有用地指标而无法动工的,不解决工业用地指标的瓶颈制约问题,投资的形势依然难以改变,经济发展的后续动力也无法得以加强。
(五)要加强部门协调,抓好第三产业增加值核算基础指标数据的收集工作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尤其是税务部门要抓好服务业营业税的征收工作;财政部门要抓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审核评估工作;各街镇要切实核准辖区内房地产企业的房屋销售情况。对于上述核算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基础指标,其增减变动情况与各行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各街镇及相关部门务必做到应收尽收,应统尽统,准确及时反映本地区实际情况,避免出现数据波动,保持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稳定增长。